行走徐水沟
谷雨时节,受市水务局的委托,我有幸与单位抽调的280多名同事一道,对合阳县、华州区的350个社区55000家贫困户的饮水安全进行了摸底排查。五天的时间里,我们分头走村串乡,进家入户,实实在在地感受了一把扶贫事业的伟大,真真切切的体验了一次扶贫干部的艰辛,亲眼目睹了扶贫的感人成果。我们小组承担百良镇南片社区的排查,特别是徐水社区的一路排查,行走在青山绿水的沟道里的我们,渡过了一次难忘的惬意行走。
那天晨光初透,我们早早地就动身,沿县城北边的运煤专线公路向东一路行进,行至10余公里,便到了李家河沟畔。李家河沟是伏六乡与百良镇的交界,实际就是徐水河道的下游段,隶属百良镇管辖,村社制度实行后编组成徐水社区。虽说我是合阳当地人,常常途径沟底的县道,但从未走进徐水川道。
说实在,刚接到排查任务,我既激动又担忧。激动的是,自春节以来的多日疫情的原因,一直未曾远行,这次正好是贴近绿色、走进大自然的出行好机会。多年的野外施工,好像我已经适应了半野外半室内的生活节奏。担忧的是,调查对象人生地不熟,我们单位又不是行政部门,人家乡镇政府、村组社队任你是个啥角色?加之时间紧张的可怕,咋样能完成啊?
分给我们单位的调查任务是19个社区(村组)3000多家贫困户,抽调20人成立5个小组分头行动。分配我们小组820多户,4天时间,每天平均要完成200多户才能完成任务。按照每天工作12小时,往来路途占去两小时,入户调查仅剩10小时,每小时需完成20户,折算每户只有3分钟时间。
车子行驶在弯弯曲曲的坡道公路上,向下远远望去,村子被高大茂密的树冠所笼罩,房屋若隐若现。入春以来,虽未降过透雨,但满沟满山依然青翠碧绿,与干旱地平原地带比较,显得一派生机。
行至沟底便进入村庄,一院一院古朴整洁的瓦房,散落在斜坡上,鳞次栉比,错落有致。近观,村在林中,林在村中。车子直接开进社区办公大院,原来的李家河村小学校改造的,“百良镇徐水社区”几个鲜红的铁皮打字很是耀眼。值班的是“老油条”,已经叫县里各部门的轮番检查闹得疲惫,一说进村调查很不欢迎。好在社区李支书积极迎合。简短的说明来意,了解村情、水情,很快的接头,我们进入了调查员角色。
与村干部交流得知,徐水社区属于非贫困村,总农户623户1959人,建档立卡贫困户251户922人。社区管辖5个村11个自然村,分布在10余公里长的徐水河沟道台地旁,顺上游向下游,依次有秦家河、赵家河、李家河、张家河、曹家河、杜家河、上党河、小曹河、郭家河、下党河、岔峪村。所属自然村各自有水源点,饮用水来自沟坡泉水,采用虹吸原理自沟道南坡压至阳坡居住区,都是山泉水,很是方便。
在等联络员到来的间歇,我们与社区干部闲聊了几句。李书记,实实在在的庄稼户人,家住郭家河村,每天到社区上班,路程来回13公里,风雨无阻。社区合并后,扶贫脱贫、水电改造、乡村建设、移民搬迁、观光旅游、合疗保险、邻里矛盾,林林总总,千头万绪,事情繁杂,那样不操心都不行,自然村分布散东西距离长,村民的情况多样,工作起来很是辛苦。
入户调查是从上游的秦家河开始的,每个自然村各有自己的联络员。一个村查完,向村支书汇报,尔后安排下一个村的带路人。联络员也就是带路人,他们熟识村里的情况,知晓各户的地理分布位置。每到一村,我们与联络员先排出贫困户的化名单,列明户主姓名,标明在签字表上的序号。签字表是我们按提供的贫困户总表,出发前夜里加班提前摘录打印好的,顺序与总表相同,减少了逐一核对漏户的麻烦。
每到一家,带路的联络员报出序号,我按序号很快翻开签字表,报出姓名,若对应上便进门。每进一户,刘耀师傅声音洪亮,“家里人在不?”先声直入, 搭腔呼应。索经理是我们小组的组长,直接如题“我们是来调查咱家的饮水情况的”,拧开水龙头,清凉的山泉水“啪-啪-啪”流了出来,饮水安全,“莫马达,签字画押”。我等爬上山坡,下到沟槽、拐来弯去,逐家逐户,调查走访,口渴了喝农户的山泉水,饿了在农户家报顿便饭,感受一把河里人的淳朴厚道、热情好客。有兴致的时候,会用手机留个照片,记录我们进户见证“泉水叮当入农家” 的美好瞬间。
我们进户摸查时,巧遇水务局的同志,在例行饮水定期检查。闲谈中听他们说“乡里的饮水情况,坚持月月实地检查,发现隐患立即整改”。在此时我们见缝插针,及时反馈了村民的反应。饮用水源与农田灌溉公用,干旱时段,因忙于浇地,村民饮用水量受到影响,偶有停水现象;部分水源点水池,无盖板、无围护,时有放牧羊群在池旁饮水;龙头出水偶有小柴草杂质出现。实际上都是芝麻小事,不影响饮水达标,但“群众的事情无小事”,好在水利局的同志满碟子满碗的承诺“急事急办马上安排”,这让我们很是放心,减少了饮水安全是否达标的顾虑。
四月春花跃枝头,悦享绿色百花艳。道路两旁,油菜花、果树花、野山花、槐树花、泡桐花,五颜六色,竞相绽放,空气里飘荡着一股沁人心脾的花香,在微风的吹拂下,轻轻地摇曳着身姿,仿佛颔首向你致敬。排查期间,我们坚持“见水龙头出水才算数”的原则,调查时当日在居住庭院有自来水的贫困户自行签字确认,长期在外打工锁门贫困户由村干部代签确认,已安置并庭院已拆除的贫困户由村干部代签确认,已安置但庭院未拆除还有自来水的贫困户自行签字确认。遇到下田临时不在的农户,我们利用吃饭时段二次走访。见到浪费水的家户,我们即讲水质、水量、方便程度、保证率指标,又讲节水、爱水和惜水。
小桥流水人家,好一派江南风光。窄窄的沟道,看似一条不起眼的浅沟,可一直向河口方向,沟道渐行渐宽。沟口段的徐水河用格栅块砌成了规整的地形断面,河畔配套有两米宽的混凝土观赏路。在沟口的岔峪村,徐水汇入黄河,沟道愈发宽阔,地势也逐渐变得平缓起来。岔峪村是近年依托沿黄公路,利用扶贫移民项目资金,发展起来的旅游新村,游客中心、百姓礼堂、泊车场地,好多公共设施一应俱全。一排排的街巷煞是壮观,一幢幢的屋舍别致美观。伊人园,绿意盎然;伊人湖,水泊荡漾。
扶贫攻坚,党心所向。短短的五天时间的调查,听着流水潺潺、看着青山绿水,喝着山泉水,吸着大氧吧,我们交出了最满意的答卷,又在扶贫人员走过的艰难道路上完成了春天里美好的行走,虽艰辛,但幸福。
来源:建安总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