滚滚清流亦湛然
吴川淮
黄河滔涸真无际,东雷抽黄天下传。
原上纵横九秋土,曾经轰烈两县边。
东雷抽黄水入田,绿茵一片映山川。
铁龙穿越田畴处,滚滚清流亦湛然。
河图洛册我参玄,眼望黄河似望渊。
一股清流平地出,好山好水镜湖天。
能把黄河入地中,有莘国里漾和风。
新时代出新奇迹,平楚绿波日映红。
“河出图,洛出书。”这六个相当古老的文字和图像,在东雷抽黄纪念馆的门前,我见到了。我读《周易》四十年,一直在索解这个中国神秘的“河图洛书”的奥秘,而在东雷抽黄工程管理中心,能将这古老的文字和寓意性的图箓刻印在通往纪念馆的路边,就是让人们追溯古人对水乃至天人合一观念的重视,也告诫人们应该对水对黄河的某种神圣的敬仰之情。《周易》中说:“天生神物,圣人则之。天地变化,圣人效之。天垂象,见吉凶,圣人象之。河出图,洛出书,圣人则之。”现在没有了圣人,人民群众就是当今的圣人。
我从东雷抽黄的枢纽出来,看到眼前的滔滔黄河。“太行如砺,黄河如带”。“西岳峥嵘何壮哉,黄河如丝天际来。黄河万里触山动,盘涡毂转秦地雷。”这让诗人们抒情不尽的黄河,在合阳的东雷,被送上了“天”,这是何等的壮举,何等的诗篇。“圣人出而黄河清”,在当代,东雷抽黄就是古人所讲的“圣人出”,这圣人不是别人,正是修建东雷抽黄的十几万的平平凡凡的农民。河南有红旗渠,陕西有东雷抽黄,这些工程项目,开创了现代的人间诗篇,踏上这一片土地,走进当年那些修建工地的原址,你就无形中感受到了一种精神,它醍醐灌顶,昂扬着奋斗的志向。
在东雷抽黄纪念馆里,我沉浸在一张张老照片里,仿佛沉浸在过去的岁月里,沉浸在当年热火朝天的场面之中。那是当代感觉已经相当遥远的故事和场面,它在感动当代的同时,也已经化作了一种永固的精神图腾被继承着。我从东雷抽黄管理中心每一个人的精神面貌,每一个人对往昔的追溯里,每一个人对自己工作的陈诉和对未来的期盼里,都读到了这种精神。